您好,欢迎您来到海南方能投资顾问有限公司_编制项目水土保持方案_可行性研究报告_资金申请报告
沈晓明主持召开省政府专题会议要求 努力解决琼州海峡运输“过海难、过海慢”问题

海南方能投资顾问有限公司_编制项目水土保持方案_可行性研究报告_资金申请报告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产业资讯
 
医疗医药

医疗服务行业投资报告:《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发布

海南方能投资顾问:www.yangzz.com

作者: 轶名 日期: 2016-08-15

事件:

  8月8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16-2020年)》(以下简称《指导原则》)。

  点评:

  《指导原则》是对2015年《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的推进细化,是未来地方后续工作的指导方针

  《指导原则》是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的通知》(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等规定制定的。我国目前医保费用缺口增大的矛盾愈加明显,医疗资源相对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政府在开始逐步加大改革力度,《指导原则》的发布进一步显示出破除旧制度改善现有状况的决心。

  《指导原则》在具体形式上对《规划纲要》中关于卫生机构设置部分进行了细化,其意义不仅在于对《规划纲要》的进一步推进,同时为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给予具体的指导方针。

  在《指导原则》“设置规划内容”部分,对设置规划列出了具体步骤和需要分析的基本要素,如对基本情况的分析、机构设置需要考虑的因素(必需床位数、必需医师数、必需护士数等)、设计医疗机构现状图等作出较为详尽的指导,各地区基本能够按照此要求做出较为完善的设置规划。

  《指导原则》给出公立医院设置的基本规则,限制公立医院(尤其三级医院)的无序扩张。

  我国公立医院无序扩张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公立医院过多的投资建设;2)公立医院单体床位规模过度扩张;3)公立医院规模粗放扩张的同时,以药养医、就医难等现实问题并未得到缓解。

  《指导原则》从以下三点进行了规定:1)合理设置公立综合医院数量;2)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单体(单个执业点)床位规模的不合理扩张;3)重点控制三级综合医院床位数。这也是符合医疗改革中对公立医院改革的一贯方向和态度。从设定规则上限制公立医院无序扩张,在未来可能对破除以药养医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指导原则》提出3类总体要求覆盖医疗多领域

  1.总体原则上,严格调控公立医院总体规模和单体规模,规范引导社会力量举办医疗机构,加强信息化建设,构建以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为引领,以省级医疗中心为支撑,市、县级医院为骨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公立医院为主体、社会办医为补充,建立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分级诊疗就医格局。

  《指导原则》文中包括7点要求:1)完善城乡医疗服务体系。2)发展慢性病医疗机构。3)建立健全医疗急救网络。4)鼓励社会办医。5)推进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6)推进区域医疗资源共享。7)建立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疗服务体系。

  2.此次政策体现了如下三个目的

  总体要求依据政府目的可以合并为三点:1)建立健全医疗机构,分流压力满足多样需求;2)鼓励社会办医,补充公立不足;3)促进资源共享,提高医疗效率。

  1)建立健全医疗机构,机构分工差异化:完善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发展慢病诊疗机构,建立健全医疗急救网络,推进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结合,建立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疗服务体系,在本质上是增加供给,同时将医疗服务供给多样化,以满足目前多样化的需求,让患者和治疗场所针对性匹配,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资源的占用。

  目前患者需求类型可以简单分为四大类:1)急症、危重、大病、疑难;2)常见病、多发病;3)慢性病治疗与护理;4)体检、保健、养生。本质上而言,第一类患者应该是大型公立医院主要的救治目标,而现状则是后三类患者大量的涌入公立医院占用大量的医疗资源。

  以慢病患者为例,据统计,我国慢性病的诊疗消耗了80%的医疗卫生资源,但实际上由于慢病的长期性、治疗相对规律、突发情况少等特点,其实完全不必在大型医院进行治疗。

  从政府规划的层面来说,上述四类患者对应着《指导原则》提及的下列医疗机构:1)公立医院尤其三级医院,其主要职能应该是学术中心,同时承担第一类患者的诊治;2)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在社区医院可以进行很好的处理;3)慢性病可以在慢病诊疗机构和养老机构进行护理和持续治疗;4)对于保健等其他非治疗需求则可以通过特色的医疗服务来满足。 2)鼓励社会办医,逐步消除限制与政策天花板:将社会办医纳入相关规划,按照一定比例为社会办医预留床位和大型设备等资源配置空间,在符合规划总量和结构的前提下,取消对社会办医疗机构数量和地点的限制。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政策也为后续操作留下了一定的回旋余地,《指导原则》指出,“在符合规划总量和结构的前提下”,鼓励社会办医。尽管我们认为,政策面变相限制社会办医的可能性非常有限,但实际执行过程中,难免涉及传统壁垒、利益集团和资源分配等诸多矛盾,可能也不会一帆风顺,我们仍将将密切观察政策在地方实施的具体力度。进一步的,我们认为,“规划总量和结构”作为一种行政性窗口指导的指标,值得重点关注。 我们认为社会资本主导的民营医院有望形成一个浪潮,而这个浪潮正在接近。因此政策层面条件已经逐步成熟,其中很重要的两点正是社会办医大发展的重要条件:1)医务人员的多点执业开放;2)医生事业编开始推动取消。这两点正在促进医生资源的流动,未来预期能够更多的医生落脚在社会资本的医疗机构。

  鼓励社会办医,是在策略层面指导增加资源的供给和合理分配,解决目前公立医院存在的问题--公立医院垄断各类资源,承担主要的医疗职能,却无法提供足够的医疗服务满足整体需求。

  3)资源共享,提高诊疗资源效率:在检验领域,要求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同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二级及以上医院现有检查检验、消毒供应中心等资源对基层医疗和慢病机构开放,并且探索设置独立的区域医学检验机构、病理诊断机构、医学影像检查机构、消毒供应机构和血液净化机构,逐步实现区域医疗资源共享。

  我们认为,上述两点的目的主要在于提高医疗检验结果的通用性、一致性,从而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验,减少医疗检验设备、人力资源的浪费,提高诊疗资源效率。 这是对目前公立医院过多占用资源无法利用、医院间重复检查浪费资源,同时更多基层医疗机构却面临医疗资源的短缺的现状进行有效的均衡。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随着该政策的逐步推进,在未来不仅对整个医疗体系带来较大的格局的改变,同时为医疗服务、医疗器械等行业带来高速发展的机遇。 1)鼓励社会办医进一步进行政策松绑,逐步取消玻璃天花板,促进民营医院高速发展,关注爱尔眼科、通策医疗、复星医药等;2)推进区域医疗资源共享,则利好已经开始跑马圈地的连锁第三方检测实验室龙头企业,使企业渠道下沉进一步扩张市场份额,如迪安诊断;3)完善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发展慢病诊疗机构等机构的设立多样化,并且逐步下沉,随着机构设置投入的加大以及国家对国产医疗器械的扶持和发展,利好优秀国产医疗器械企业,如鱼跃医疗、华润万东等。

最新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