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海南方能投资顾问有限公司_编制项目水土保持方案_可行性研究报告_资金申请报告
沈晓明主持召开省政府专题会议要求 努力解决琼州海峡运输“过海难、过海慢”问题

海南方能投资顾问有限公司_编制项目水土保持方案_可行性研究报告_资金申请报告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概念性规划专题
 
发展重点

肉(牛羊)区域发展规划

海南方能投资顾问:www.yangzz.com

作者: 轶名 日期: 2012-06-17

  一、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

1.牛羊肉产量迅速增加,在肉类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牛羊的存栏量、牛羊肉产量和人均占有量迅速增长。2001年全国牛肉产量549万吨,人均占有量4.3公斤,分别比1980年增长19.4倍和18倍;羊肉产量293万吨,人均占有量2.3公斤,分别比1980年增长5.6倍和3.6倍。

与此同时,牛羊肉在肉类中的比重不断提高。牛肉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从1980年的2.2%提高到2001年的8.7%。羊肉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相应从3.7%提高到4.6%。

目前我国牛肉产量居世界第三位,羊肉产量居首位。牛肉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从1980年的0.5%提高到2001年的9%。羊肉产量占世界的比重相应从6%提高到24%。

2.肉牛肉羊主要生产区域从牧区转向农区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牛羊肉生产中心逐步由传统牧区转向广大农区。到2001年,内蒙古、甘肃、新疆、青海、西藏五大牧区牛肉产量占全国的比重从1980年的44%下降到13%;羊肉产量所占比重由49%下降到33%。同期河南、山东、河北、安徽四省牛肉产量由占全国的9.7%上升到47.3%,羊肉产量由占全国的20%上升到33.7%;东北三省牛肉产量比重由11%上升到15.7%。

3.饲养方式逐步由放牧转变为舍饲和半舍饲

以往我国牧区主要采用草原放牧饲养牛羊,几乎不用精饲料进行育肥。这种饲养方式的优点是生产成本低廉,缺点是对我国原本生态环境较差的草地资源造成很大压力。近年来,农区普遍采用秸秆、人工牧草和精饲料作为牛羊的主要饲料。其优点是充分利用了农区丰富的秸秆资源和闲置的劳动力,并缓解了肉牛对草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压力。

在一些农区特别是中原肉牛带和东北肉牛带,肉牛和肉羊的饲养规模逐步扩大。不仅小农户的饲养数量增加,而且还出现了一批肉牛饲养规模在百头以上的养殖大户和养殖小区,大户和养殖小区的数量还在逐步增加。

(二)主要问题

1.生产水平较低,质量不高

目前全国肉牛平均胴体重133公斤左右,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6%;每头存栏肉牛年产肉量仅相当于美国的1/3,甚至还低于墨西哥、阿根廷和巴西等发展中国家。我国羊胴体重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79%,是澳大利亚的55%。此外,我国高档牛羊肉的比重不足5%,高档牛羊肉生产能力低是目前我国肉牛、肉羊业的突出弱点。

2.疫病未得到有效控制

长期以来,由于防疫机构不健全,手段落后,检验设备不完善,我国肉牛和肉羊饲养业中疫病时伏时起,一些重大疫病未能有效控制,严重影响肉牛和肉羊生产,并成为牛羊肉出口的主要障碍。

3.屠宰加工环节薄弱

屠宰较分散,加工企业规模较小,技术水平较低,60%以上的肉牛肉羊由个体户屠宰经营。缺乏统一的行业规范和分级标准,多数正规的屠宰加工企业没有通过国际通行的质量认证,以致生产的牛羊肉产品与国际通行的质量卫生要求相距甚远。

二、市场前景与竞争力分析

综合考虑多方因素,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肉牛肉羊业会呈快速、健康发展势头。

一是国内市场需求空间大。目前我国人均牛羊肉消费量仅有6公斤左右,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消费观念的转变,今后国内牛羊肉市场应有较大的需求空间。预计到2005年,全国人均牛羊肉消费量将达到7.5公斤,国内市场牛羊肉需求总量将达990万吨,与2001年相比,有近150万吨的发展余地。

二是有生产成本及价格优势。我国牛羊肉的生产成本一般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0%左右。牛羊肉出口价格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0%左右。

三是出口潜力大。我国的周边国家及地区是牛羊肉的主要进口国和地区。随着我国牛羊肉产品质量的提高和市场营销网络的不断健全,对东南亚、中东和俄罗斯等周边国家及地区的出口潜力巨大。

但是必须看到,在加入世贸组织后,牛羊肉的进口关税将逐步下降,国外品质优良、包装精致的牛羊肉有可能涌入国内市场,竞争将更趋激烈,必须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改善安全卫生条件,完善销售服务体系,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

三、发展思路和目标

(一)发展思路

以生产优质牛羊肉为核心,以发展产业化经营为突破口,在重点优势区域内实行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主攻品种改良、产品质量分级、产品安全与卫生质量等关键制约环节,力争在几年内建成一批有国内外知名品牌、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牛羊肉产业带,最大限度地满足国内市场对牛羊肉产品的需求,并逐步替代部分进口产品和增加牛羊肉出口量。

(二)发展目标

到2007年,中原和东北肉牛优势生产区域的62个重点县,牛肉产量将比2001年提高30%左右,其中优质牛肉的比重由目前不足5%提高到20%以上,平均胴体重提高11%左右。

中原、内蒙古中东部及河北北部、西北和西南肉羊优势区域的61个重点县,羊肉产量将比2001年提高38%,其中优质羊肉的比重达到20%以上。

优势区内高档牛羊肉生产体系基本建立,涌现出一批牛羊肉知名品牌,基本满足国内市场对高档牛羊肉的需求,出口量也有所增加。

四、优势区域布局

(一)选择依据

种畜资源优势明显。拥有优良的种群结构,不仅牛羊存栏数量多,而且拥有一定数量的地方良种资源,作为产肉杂交优势利用的基础母畜群体。列入优势区域重点发展的基地县,牛的存栏量应在8万头以上,羊的存栏量在20万只以上,牛羊良种(包括地方良种)的覆盖率均在50%以上。

气候与饲料资源优势突出。具备牛羊生长适宜的气候条件及丰富的饲草、饲料资源。

产业基础良好。具有良好的技术支持服务体系,拥有一定规模的屠宰与加工厂。基地县之间集中连片,以便形成规模优势。

(二)区域布局

根据上述依据,确定中原和东北2个肉牛优势生产区域,中原、内蒙古中东部及河北北部、西北和西南4个肉羊优势生产区域。

1.中原肉牛优势区域

该区域包括河南、山东、河北、安徽4个省的7个地市38个县市。该区域地处温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饲草饲料丰富,适宜发展肉牛生产。我国5大著名地方良种黄牛,有4种(秦川牛、南阳牛、鲁西牛、晋南牛)发源地可以追踪到中原地区。该地区也是最早进行肉牛品种改良并取得显著成效的地区,肉牛生产水平高。2001年河南、山东、河北、安徽4省牛的存栏量占全国的26.3%,牛肉产量占全国的47.3%。

但是,该区域从肉牛繁育、饲养到屠宰、加工与销售的一整套标准化生产体系尚未建立起来,个体户屠宰占绝大多数,牛肉产品的安全性与卫生状况较差。

2.东北肉牛优势区域

该区域包括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4省区的7个地市24个县市。该区域是我国的“大粮仓”,主产玉米和大豆,为养牛业提供了丰富的饲料资源,肉牛屠宰体重或胴体重一般都高于其他地带。拥有较多的地方良种牛资源。如分布在吉林、辽宁和黑龙江3省东部地区的延边牛,是我国著名的五大黄牛品种之一,分布于辽东半岛的复州牛以及分布在其它地区的三河牛和草原红牛,都是很好的地方良种。与其相邻的俄罗斯、韩国和日本等国,是世界上的主要牛肉进口国。

主要的制约因素是标准化生产体系和产业化经营体系尚未建立起来,肉牛产品的档次低,产品的安全性与卫生状况较差。

3.中原肉羊优势区域

该区域包括河南、山东、河北、江苏、安徽5省的6个地市20个县市。中原区是我国肉羊的主产区,拥有全国1/3的羊存栏量,羊肉产量占全国近2/5。黄淮山羊是该地区山羊的主要品种,其特点是繁殖力高,年产两胎或两年产三胎,每胎产羔2-3只。近年来,该区引入波尔山羊和本地黄淮山羊杂交,对提高产肉性能的作用非常显著。小尾寒羊也是中原地区普遍饲养的绵羊品种,具有早熟和繁殖力高等特性,是当地用来生产杂交羔羊肉的一个很好的母本。该地区距离南、北各大消费城市都较近,发展高档羊肉有潜力。特别是山羊肉,可远销到我国广东、海南、港澳乃至东南亚市场。

最大制约因素是,肉羊的饲养、屠宰、加工与销售基本上采用的是传统的生产与经营方式,肉羊产品的档次普遍不高。

4.内蒙古中东部及河北北部肉羊优势区域

该区域包括内蒙古和河北两省的2个地市10个县市。该区域绵羊个体较大,产肉性能好,是华北地区的绵羊肉主产区。原产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乌珠穆沁羊是1982年国家正式确认的肉脂粗毛羊品种,适用于肥羔生产。在该地区开发优质绵羊肉生产,可以进一步扩展现有的国内市场,在条件成熟时,还可以打入与其相近的东亚市场。该地区已出现了一些有影响的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如地处内蒙古东部的草原兴发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所开发的羔羊肉产品在全国享有声誉。

目前的最大制约因素是类似“草原兴发”那样的产业化经营企业还不多,生产与经营方式传统,产品的档次不高,其安全性与卫生状况也较差。

5.西北肉羊优势生产区域

该区域包括宁夏、甘肃、青海和新疆4个省区的5地15个县市。该地区是我国传统的羊肉生产区域,由于污染少,羊肉质量好,味道香,深受国内消费者欢迎。生产的肥尾羊在中东市场也倍受青睐。长期以来,养羊业主要依靠天然草原放牧,目前在其农区、半农半牧区也出现一批肉羊舍饲育肥的饲养方式。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人民生活与消费水平的提高,当地对羊肉的消费量也将随之增加。

该区域草地资源严重退化,自然灾害频繁,造成畜牧业生产不稳定。

6.西南肉羊优势区域

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和广西5省区的5个地市、16个县。该地区气候温和,有丰富的饲草、饲料资源和较多的优良地方品种。南江黄羊、马头山羊、建昌黑山羊都能很好适应当地生态条件。这些山羊体型大,胴体可达12-15公斤,通过与肉用波尔山羊等品种杂交,可大大提高产肉性能,并生产出高档山羊肉。近年来我国南方和东南亚的山羊肉市场行情看好,西南省份靠近这些市场,所以肉用山羊发展较快。此外,长江三峡库区已经将草食畜牧业开发(包含肉羊开发)列入总体开发规划。

最大制约因素是,群体规模偏小,饲养分散,基础设施条件较差。

五、主要建设项目

重点加强良种工程、基地工程、质量工程和龙头工程建设。建设原则:缺什么补什么,不搞重复建设;区域、地市、县、乡四级综合建设,重点完善县级、突出乡级。

(一)良种工程

以纯种繁育为基础、杂交改良为主要手段,开展肉牛肉羊良种工程建设。利用国外优良肉用品种与优良地方品种开展二元及三元杂交,形成适合当地资源和市场需求的相对稳定的杂交组合。重视牛羊杂交改良体系的建设,确保原种场(或种公牛站)、良种繁育场和人工授精(或品种改良)站三级体系之间的有机联系。

扩建部分种公牛站和新建一批种羊场(原种场)。主要利用引进的国外品种,重点提供肉牛、肉羊冷冻精液和种公羊。

新建和扩建一批肉牛与肉羊良种繁育场。牛以本地品种为主,建立母本核心群。羊以外来父本良种扩繁、本地母本选育和扩繁为主。

新建和完善乡镇人工授精(或品种改良)站。

(二)基地工程

在重点发展养殖大户、养殖小区和工厂化育肥场的同时,鼓励农户饲养母牛,繁殖和喂养犊牛。积极发展农牧结合的阶段饲养、异地育肥和肉羊舍饲等饲养模式。建立专用饲料作物基地,实行粮、经、饲“三元” 结构种植,开发工厂化生产牛羊专用的、安全的饲料添加剂及补充饲料,改变传统饲料结构。完善技术服务体系,加强技术推广与培训,推行标准化饲养。

1.肉牛基地

大户(饲养50-100头),平均每县100户,每户饲料地50亩。养殖小区(300-500头),平均每县15个,每小区饲料地500亩。工厂化育肥场(1000头以上),平均每县3个。

2.肉羊基地

大户(饲养基础母羊50-100只),平均每县100户,每户饲料地25亩以上。养殖小区(基础母羊500-2000只),平均每县15个,每小区饲料地250亩以上。工厂化育肥场(育肥羊2000只以上),平均每县5个。同时,建设2万套青贮设施。

(三)质量工程

按照国家无规定疫病示范区建设标准,加强动物疫病控制及产品质量监督检测,逐步净化优势区饲养环境。

进一步完善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一批疫情测报站及兽医诊断室,配置冷链设施。建设29个牛羊种畜、饲料、牛羊肉质量监测中心。

(四)龙头工程

推行集中屠宰,完善畜产品市场,提高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能力,逐步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的格局。

对区域内的一批屠宰加工龙头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屠宰加工能力。建立和完善一批肉牛和肉羊交易市场。

五、主要政策建议

(一)加大支持力度,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积极争取各有关部门对肉牛肉羊优势区域建设的支持;搞好各部门、各行业和各建设项目的整合,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针对关键制约环节,协调一致地进行重点建设;转变政府职能,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和环节,充分调动社会力量、企业和外商广泛参与优势区域建设。

(二)强化龙头,扶持中介,推进产业化进程

选择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在技术改造、资金投入、设备引进、原料供应、产品出口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尽快形成一批拥有知名品牌、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型龙头企业和集团。

充分发挥各类中介组织在优质安全牛羊肉产品经营中的作用,鼓励和支持农民组织起来进入流通领域,培育经纪人队伍,倡导农民建立互惠互利的各种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和完善优势区域的批发市场,在大中城市设立连锁经营配送服务中心,建立优质安全牛羊肉产品销售专柜和标识制度。

(三)加快标准制定和资格认证步伐,提高牛羊肉产品质量

尽快制定全国牛羊饲养管理技术规程、牛羊品种标准、种畜场建设标准、屠宰场建设标准、牛羊肉质量分级标准;在优势区内率先开展牛羊肉质量认证和从业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认证工作,对牛羊肉加工产品、牛羊肉专用饲料开展质量认证;开展牛羊肉加工企业屠宰分级人员、产品检疫人员、产品卫生检验人员和养殖企业执业兽医资格认证。

在大型养殖场和屠宰加工企业实施有毒、有害物质与兽药残留监控计划,推行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质量安全控制制度。加大对假种畜、假兽药、假疫苗、违禁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打击力度,严把产地产品检疫和质量检验关,提高牛羊肉产品质量档次与安全水平。

(四)引进、推广优良种畜和配套先进技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有针对性地从国内外适度引进一批专门化肉牛、肉羊品种,做好与本地品种的杂交繁育工作。重点突破优质牧草品种、优质肉牛肉羊生产饲料配方、牛羊重大疫病疫苗、肉牛肉羊屠宰分级和牛羊肉加工技术等制约瓶颈,为优势区域肉牛肉羊生产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五)制定优惠政策,推进产业发展

 

最新案例
更多>>